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025年1月底发布了《新兴光伏材料与技术》社会及技术趋势报告,全面分析了全球光伏市场的发展趋势、核心技术及标准化进程。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已达1.6太瓦(TW),相比2022年的1.2TW实现大幅增长。钙钛矿光伏、量子点光伏(QDPV)等新兴光伏技术凭借高效率、低成本及广泛应用场景,正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焦点。作为IEC市场战略局(MSB)委员和本报告的发起人,武汉大学范建斌教授表示:“新兴光伏技术的发展不仅将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还将在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有助于提高市场认可度,加速商业化应用。”
心理系2024级博士研究生田幻萌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The Preference for Unsolicited Advice: When We Have to Make a Trade-Off Between Self-interest and Morality”于2025年3月在商业伦理领域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在线发表。该研究是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团队的系列学术成果之一,武汉大学心理学系喻丰教授和许丽颖副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护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魏心妮为本文第二作者。
近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孔望清课题组在饱和杂环化合物直接立体选择性官能化研究领域再次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该团队成功开发出基于烯烃的饱和杂环化合物C(sp³)-H键直接立体选择性烷基化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以“Direct stereoselective C(sp³)–H alkylation of saturated heterocycles using olefins”为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在线发表。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周志俊和2024级博士研究生柯阳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孔望清和平媛媛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近日,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以研究性论文(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闵杰课题组在高性能全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论文题为“19.46%-Efficiency All-Polymer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Excellent Outdoor Operational Stability Enabled by Active Layer Reconstruction”(《活性层重构实现具有19.46%效率和良好户外稳定性的全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高等研究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吴小黑和2022级硕士研究生肖博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孙瑞副研究员和闵杰为论文通讯作者,高等研究院为第一署名单位/第一通讯单位。
2025年2月20日上午,武汉大学“区域国别学”一级交叉学科建设推进会在学校顺利举行。会议由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翔,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黄进等专家学者指导,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书记余向红主持。
2025年2月19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伟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调研。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调研座谈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张发林副院长陪同调研。
2月1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梁仰椿率队来到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董辅礽研究院”),就共同促进医疗管理与健康治理领域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推动健康交叉学科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展开了深入调研与交流。校长张平文、副校长龚威会见了客人。
1月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隆重召开,会上宣读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武汉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副院长定明月教授荣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创新奖,是此次获奖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