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韩晗领衔编著的学术专著《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出版一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北京时间6月4日,Cell (《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泰康生命医学中心、细胞稳态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刘郑团队与生命科学学院张兴华团队关于细胞力学成像的最新研究论文,题为DNA-based ForceChrono Probes for Deciphering Single-Molecule Force Dynamics in Living Cells( 基于 DNA 的力-时间探针用于解密活细胞中的单分子力学动态过程)。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胡钰茹博士、李洪云博士、生命科学学院张晨博士和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冯晶晶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近日,龚威教授团队在高光谱卫星测量煤矿甲烷排放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地学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龚威教授团队为国产卫星设计了新型反演算法,使其具备精准的甲烷探测能力,利用这一创新技术绘制了山西省设施尺度的煤矿甲烷排放分布,结果表明美欧发布的排放清单对山西煤矿甲烷排放存在显著高估。
由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喻丰和中央编译出版社副社长张远航主编的《中国近代西方心理学文献丛刊》近日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心理学系许丽颖副教授是本丛书第一辑《心理学总论》主编。 本丛书是4辑共51册的大规模、多领域的心理学研究著作集合。从初期儿童心理学研究到成人心理发展过程,由个人心理意识的产生到社会大众心理学的衍生,从革命、军事、教育、应用、发展等诸多方面,对心理学研究进行了完整且详细的记录和理论呈现。本丛书的作者规模也是极其庞大和有影响力的,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亨德、奥尔波特、法国的黎朋等。本次结集出版,不仅是献给心理学研究者的理论著作的饕餮盛宴,更是对人类研究心理学提供了权威、全面、丰富的学术知识库。
以CO2为原料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在碳中和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由于缺乏对反应机制的深入认识和高效催化剂的设计策略,其效率远未达到应用要求。本文通过晶体重构策略在CeO2上构建了大量的点缺陷,将丰富的富电子晶格氧引入到CeO2催化剂中。受晶格氧的电子富集的影响,精准地调控了对催化剂的酸碱性质。在工况优化后的CeO2催化剂上获得了22.2 mmol g-1的DMC产率,远高于已有报道的其他金属氧化物基催化剂。机制研究表明,不同于传统氧空位的是,富电子的晶格氧不仅为CO2的吸附和活化提供了丰富的位点,还显著地诱导了弱吸收活性甲氧基的形成。两者共同的作用促进了甲氧基和CO2偶联形成*CH3OCOO中间体。此外,*CH3OCOO在含有富电子晶格氧的催化剂上吸附减弱,这使得DMC形成的决速步(RDS)从*CH3OCOO生成转变为*CH3OCOO解离,从而降低了DMC形成的反应能垒。这项工作深入揭示了CO2和甲醇合成DMC的内在反应机理并提供了高活性催化剂设计的新思路。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高等研究院陈素明教授与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熊南翔教授在化学和临床医学方面的最新交叉科学研究成果。论文题为“Mechanistic Insight into Glioma Through Spatially Multidimensional Proteomics”(通过空间多维度蛋白质组学揭示胶质瘤的机制)。中南医院研究生沈磊和高等研究院研究生张周锐为共同第一作者,陈素明教授和熊南翔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为论文唯一署名单位。...
《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近日在线发表高等研究院沈晓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通过调控有机硼酸盐配合物的反应性发散性合成氟烷基酮》(“Divergent Synthesis ofFluoroalkylKetonesthrough Controlling the Reactivity ofOrganoboronateComplexes”)。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周刚和硕士研究生郭传传为共同第一作者,沈晓为通讯作者,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氟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C-F键是与碳相连的键能最大的单键。...
新闻网讯(通讯员高妍)近日,《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以主封面(Front Cover)形式在线发表我校高等研究院陆庆全教授课题组在有机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Asymmetric Paired Electrocatalysis: Enantioselective Olefin−Sulfonylimine Coupling(《不对称成对电催化:对映选择性烯烃−磺酰亚胺偶联》)。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黄成(现为在站博士后)和2021级硕士研究生陶永胜为共同第一作者,...
近日,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立项工作接近尾声。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重点专项中,我院樊友平教授获批“数字韧性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国际标准研制”项目。我院参与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设施火灾防控NQI全链条技术与集成应用示范”项目获批立项,黄道春教授担任课题3“关键电力设施火灾防控技术集成标准体系与产品认证研究”的负责人。此外,鲁海亮副教授参与课题1“新型电力系统典型设施火灾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在“...
新闻网讯(通讯员高妍)近日,国际综合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阴国印教授团队在镍催化烯烃迁移官能团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论文题为Ligand-Modulated Nickel-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Silylalkylation of Alkenes。武汉大学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高等研究院博士生丁超、硕士生任耀宇和于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阴国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有机硅化合物在药物研发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